巴宜区政府网站 | 2025-10-10 | 来源:网信巴宜区 | 【字体:大中小】 | 【打印文本】 | 分享到: |
为科学谋划“十五五”时期援藏工作,10月8日,广东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领队、林芝市委副书记、常务副市长林科聪率调研组一行,深入林芝市巴宜区多个乡镇、村庄及项目点,开展实地调研。此次调研聚焦“乡村振兴示范村”建设、文化教育设施改善及特色产业发展等领域,旨在问需于民、问计于基层,为下一步精准对接援藏资金、谋划标杆项目奠定坚实基础。
深入基层,足迹遍布乡村一线。当天上午,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百巴镇嘎吉村、更章乡娘萨村、更章乡林田综合体、八一镇公众村等“乡村振兴示范村”建设点和巴宜区城市运营管理中心进行现场考察。其中,嘎吉村、娘萨村为三岩搬迁点,是援藏工作确保搬迁群众“稳得住、能发展、可致富”的重点区域。每到一处,调研组都仔细察看村容村貌、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,与基层干部和村民深入交流,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展与实际成效。下午,调研组继续转战文化、教育及产业领域,调研了巴宜区民族非遗文化展馆项目、巴宜区小学综合楼改扩建项目、林芝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地,并赴布久乡详细考察了巴宜区“产学研检”蔬菜水果试验基地附属工程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情况。
聚焦民生,强调尊重民意与发挥实效。在三岩搬迁点调研时,林科聪特别强调,援藏项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他指出:“推进乡村振兴,尤其是搬迁点的建设,一定要尊重村民意愿,以援藏项目扎实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。我们建好设施是第一步,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这些设施符合群众需求,真正发挥其使用功能,让援建成果切实惠及每一位村民。”
谋划未来,指引标杆项目发展方向。针对“十五五”援藏标杆项目的谋划工作,林科聪在调研中明确了方向。巴宜区作为林芝市的核心增长极,援藏标杆项目的谋划必须立足更高起点、更高水平,时刻心怀国之大者,聚集民生领域和提升城市承载力,精准谋划一批打基础、惠民生的好项目;既要算经济账,更要算社会账、生态账和长远账,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成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质工程、民心工程。林科聪强调,一是要把握时间节点,确保按时按质高效完成项目谋划工作。二是要加强对项目设计的论证,兼顾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,带动项目周边配套建设。三是要对项目造价进一步核定,确保援藏资金用在刀刃上,发挥最大效用。四是对于乡村振兴的项目,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基础上,要重点考虑项目为村集体创造效益,为村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。五是对教育领域项目,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学位增长的需求,资金主要用于学校硬件设施方面的建设。
此次调研,为巴宜区精准谋划“十五五”项目进一步指明了方向,接下来,巴宜区工作组将秉持“巴宜所需,东莞所能”,继续深化对援藏项目的设计研究,一是实施“文旅带动”战略,助力嘎拉村整体提升。二是深化“助农增收”举措,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。三是拓展“智力支援”路径,筑牢教育医疗发展根基。努力打造对口支援的“东莞样板”,为巴宜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东莞力量。
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副领队雷东晖、黄忠光,规划项目办主任黄家伟,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巴宜区工作组组长、巴宜区委常务副书记、常务副区长吴楚云等参加调研。
责任编辑:黄晓燕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网站导航:
工信部备案:藏ICP备11000170号-3
藏公网安备 54262102000040号网站标识码:54262100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