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/ 新闻中心 / 巴宜要闻

辉煌甲子·奋进巴宜|雪域乡韵换新章—布久乡的振兴蝶变记

巴宜区政府网站 2025-09-15 来源:网信巴宜区 【字体: 【打印文本】 分享到:

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。六十载砥砺奋进,一甲子春华秋实。在党的光辉照耀下,林芝市巴宜区与全区一道,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,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兴旺的历史性跨越。为全面展现巴宜区60年来的发展成就,记录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动人故事,“网信巴宜区”微信公众号特开设《辉煌甲子·奋进巴宜》专栏,讲述巴宜区各领域的时代变迁,共同描绘这片热土上绽放的生机与希望。

在青藏高原的东南一隅,布久乡曾是一幅散落的拼图。各村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,有的凭山放牧,有的依田耕种,资源禀赋像撒在草原的星辰,亮却不聚光。那时的产业,是村民手中攥不住的沙,小而散的格局,让乡村振兴的脚步总在原地打转。 

转机始于“抱团”二字。当“四联一共”的党建红绳将十个行政村紧紧系在一起,布久乡的命运轨迹悄然转弯。组织联建搭起连心桥,资源联享唤醒沉睡的宝藏,治理联网织密民生保障网,服务联动温暖了百姓心窝,生态保护守住了雪域底色。


三个特色片区应运而生,在杰麦片区田地里,农业观光林卡拔地而起,1000余万元的投入化作年接待7万游客的热闹,2000余万元的收入鼓了村民的钱袋,6家洗涤企业入驻产业园,每年70余万元租金成了村集体的“稳定收入源”;朵当片区的工布花谷,1200余万元浇灌出四季芬芳,年入1900余万元的成绩,让“桃花节”和路演活动成了远近闻名的名片;在嘎玛片区的田地里,2024年190余吨水果、1400余吨蔬菜、1270余吨奶制品,是农牧民汗水浇灌出的“丰收答卷”,就连曾经的荒滩砂石场,也变身生态农家乐与枸杞基地,返还土地打造的产业园,每年稳稳带来70余万元租金。


可振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拉林铁路建设时,拆迁补偿、劳务纠纷像乌云压在布久乡上空。关键时刻,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落地生根。“三步走、带两支队伍”工作法,像一把金钥匙,打开了矛盾的锁。70余起纠纷化解在基层,3300余万元拖欠劳务费被追回,争议地界有了明确归属。党员流动服务车穿梭在乡间小道,红色文化驿站里党的声音传遍角落,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乡”的治理格局,让曾经的“问题村”蜕变成和谐稳定的示范点。 

布久乡的蜕变,更藏在绿水青山里。曾几何时,砂石开采让山体裸露,建筑垃圾随意堆放,生态隐忧如影随形。如今,“党建+生态环保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4万米森防围栏守护着山林,7000余株生态林在则拉岗扎根,拆除的砂石场变成绿意盎然的欢乐林卡。村民们放下开山的工具,拿起护林的铁锹,从环境的“破坏者”变成“守护者”。高原枸杞、白肉灵芝等绿色产业,让生态价值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,505省道沿线的“见缝插绿”,见证着“黄色砂石堆”向“绿色银行”的华丽转身。


自然灾害也曾是布久乡的“心头患”,过去村民总在灾害过后被动救灾,手足无措。如今,137人的应急突击连、3辆片区应急车、12个靠前驻防站,构建起“平战结合”的防灾体系。森林防火网围栏如铜墙铁壁,煨桑点和重点沟口的日夜巡逻,将“防患于未然”的智慧融入每一个日夜。从“被动应对”到“主动防控”,这不仅是防灾方式的转变,更是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写照。


如今的布久乡,山河焕新颜,百姓展笑颜。青稞田里翻涌着希望,观光林卡里回荡着笑声,红色驿站里传递着温暖。这方雪域土地上的变迁,是新时代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,更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“乡村振兴关键在党”的生动诠释。站在新的历史节点,布久乡正以党建为笔、以实干为墨,在雪域高原上继续书写着更加绚丽的振兴篇章。

责任编辑:黄晓燕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技术支持:林芝市政府电子政务中心 主办单位:巴宜区人民政府 电话:0894-5883862

工信部备案:藏ICP备11000170号-3 藏公网安备 54262102000040号网站标识码:5426210001

党政机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