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芝市巴宜区2022年实施预算绩效评价项目2个,涉及一般公共预算拨款3599.79万元,均为事中绩效评价。
一、项目基本情况
1、巴宜区乡村振兴局雅江雪牛育肥建设项目,概算总投资1799.82万元;2、巴宜区乡村振兴局苹果提质增效改造项目,概算总投资1799.97万元
二、项目评价结论
1、巴宜区乡村振兴局雅江雪牛育肥建设项目,该项目绩效评价综合得分87分,其中:决策指标得分17分(满分20分),过程指标得分30分(满分40分),产出指标得分40分(满分40分)。该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等级为“良好”。
2、巴宜区乡村振兴局苹果提质增效改造项目,该项目绩效评价综合得分91分,其中:决策指标得分17分(满分20分),过程指标得分39分(满分40分),产出指标得分35分(满分40分)。该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等级为“优秀”。
三、存在的问题
1.人员不足。目前县(区)财政部门未单独设立预算绩效管理部门,随着财政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的不断深入,现有人员无法和工作量相适应,出现活动人少的情况,部分工作出现疲于应对等情况,无法高效的开展工作。
2.绩效管理基础较为薄弱。一是绩效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不健全。由于目前缺乏统一的绩效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系,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的可操作性不强,影响了绩效目标设定的科学性、合理性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、全面性;二是从事预算绩效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。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专业性、系统性较强的工作,不仅要收集大量基础数据,还要做大量细致、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及测算、分析工作,涉及包括经济、管理、统计等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,需要大量能开展各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,区区级预算部门普通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。三是预算绩效管理推进的层面不深。当前预算绩效管理还主要集中在较浅的财政专项支出层面,尚未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管理。
3.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足。绩效评价结果仍停留在反映情况、找出问题、提出建议的层面,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有机结合的机制尚未真正建立。在推进绩效评价信息公开、绩效问责等方面进展较慢,评价结果对于支出分配和支出项目管理应有的参考作用、导向作用和制约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,预算绩效管理的强制力、约束力不强,影响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成效和工作的深入开展。
四、下一步的建议
1.加强培训交流,提高业务水平。一是加强对基层财政部门的业务指导。自治区、市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区区级绩效管理部门的业务支持和指导,通过组织业务培训、专题会议等形式,提高区区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。二是培养专门的业务师资力量。在实际工作中,由于基层财政干部大多未接受过专门的师资培训,授课能力欠缺,在开展对部门的业务再培训时,不能完整、有效地传授所掌握的业务知识,影响了业务再培训的实际效果。因此建议培养一支业务素质、传授能力兼备的师资队伍,为各区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。三是多组织调研交流活动,及时交流共享各地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。
2.健全指标体系,完善信息建设。总结各地先进经验、做法,整合、分析现有成果,分别按行业、领域、项目等制定科学、统一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、评价标准体系,增强绩效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,并根据绩效管理的实践不断更新、完善。
3.落实主体责任,强化绩效问责。建立部门预算管理责任制度,强化部门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主体责任,形成“谁做事谁花钱、谁花钱谁担责”的制度,从预算编制到执行,部门都要切实负起责任。建立绩效问责制度,把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绩效纳入机关建设和效能建设的考核范围,并与部门预算资金安排、工作目标考核及领导离任审计等挂钩,进一步落实责任,提高单位对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重视和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自觉性。